距諾獎最近的華人,撲滅東北大鼠疫,拯救億萬生命,卻被國人遺忘。他發明的伍氏口罩,不僅拯救了億萬國人生命,還打了外國專家的臉。疫情突發,各種防護設備成為人們戰勝病魔的必需品,而使用最廣的,當數一枚枚價廉實用的口罩了。清宣統二年(1910年),我國東北爆發鼠疫時,一位中國的公共衛生學家,在國外專家的質疑與反對聲中,讓口罩走向了防疫的主戰場,從而挽救了億萬國人的生命。我們應該記住他的名字——伍連德。伍連德,祖籍廣東新寧(今臺山縣),于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馬來亞北部的檳榔嶼(今馬來西亞的一個州,比愛因斯坦大4天),其父伍祺學系開設金店的僑商。伍連德7歲考入當地英國人設立的檳榔嶼公學,接受10年制教育,學習成績優異。1896年,考取英國女皇獎學金,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學醫。他勤奮刻苦,在大考中獲得“基本學者”的名銜,并多次獲獎金和獎章。1899年6月,獲得劍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并考取圣瑪麗醫院獎學金,入該院聽課和實習三年,成為該院的第一個中國實習生。1902年,取得劍橋大學醫學士學位。取得醫學士學位后的伍連德,先后在英國利物浦熱帶病學院、德國哈勒大學衛生學院及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進修與研究。1903年,他以有關破傷風菌的學術論文,出色地通過了劍橋大學博士考試后,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此后,他接受了意曼紐學院所頒給的研究生獎學金,到新成立的吉隆坡醫學研究院從事了一年的瘧疾和腳氣病的研究工作。1904年底,他回到檳榔嶼,在珠烈街開設私人診所,并積極參加華僑社會服務,致力于社會改革,如反對吸毒和賭博。他主張男子剪發辮,提倡女子教育,鼓勵少年男女開展體育運動及創辦文學會等。1907年,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邀聘,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不久被派赴倫敦、柏林考察軍事醫學。伍連德由于早年缺少學習中文的機會,回國后深感不便,到天津上任伊始即聘請教師學習中文,很快就學會了用普通話講課。認真說來,口罩應該是起源于中國。據相關史料記載,古時候,宮廷里的人為了防止粉塵和口氣污染而開始用絲巾遮蓋口鼻,如《禮疏》載:“掩口,恐氣觸人。”和《孟子·離婁》記:“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就記述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在元朝宮殿里,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直到19世紀末,口罩開始應用于醫護領域。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20世紀初,口罩才步入尋常百姓家,首次成為大眾生活必備品。而口罩第一次被廣泛運用于應對大規模疫情傳染,則是始于中國的公共衛生學家伍連德。清朝末年,許多本應由中國人行使的主權,卻被一幫外國人所把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清海關,它就被一個名叫羅伯特·赫德的英國人掌控了48年,一直任職海關的總稅務司。不僅是海關這樣的重要部門,甚至連衛生檢疫權都被外國人控制。而中國衛生檢疫權的收回,則是源于一場突然而至的肺鼠疫。1910年的年底,由于中東鐵路的全線通車,處于中東鐵路最前端的哈爾濱,就遭受了一場令人滴血心痛的大浩劫——許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去,這引起了朝廷的警覺。1910年11月,一場肺鼠疫從俄國貝加爾湖地區沿中東鐵路傳入中國,并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蔓延,4個月內便波及5省6市,死亡達6萬多人,其中僅哈爾濱市就死亡5272人,一時尸骸遍野,舉世震驚。當時清政府尚無專設的防疫機構,沙俄、日本均以保護僑民為由,要求獨攬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挾。就是在這樣生死關頭,俄、日兩國趁火打劫,利用防疫之際,妄圖攫取東三省警務權。1910年12月,清政府緊急電召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的伍連德緊急赴哈爾濱調查處理鼠疫。伍連德不負眾望,赴哈后,抵制住了沙俄、日本的無理要求,并于1911年1月,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長,當時他年僅31歲。在伍連德及助手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檢驗結果出來來,東北的這場疫情為肺鼠疫。伍連德立即電告清政府,要求從關內征招大批醫生來哈參加防疫。第一個應征到達哈爾濱的是法國醫生梅斯尼/(Mesny/),法國軍隊的外科醫生,時任天津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傳播鼠疫的通常是活躍于老鼠身上的跳蚤,可是伍連德覺得奇怪,如果是炎熱的氣候也就罷了,如今天寒地凍,氣溫在零下30多度的東北,跳蚤活躍不起來,鼠疫到底是怎么傳播的?當時的日人開始了自己的防疫方法:捕殺老鼠,這一防疫方法隨后被俄國效仿,他們甚至認為很快就可以控制疫情。一直覬覦東三省的日本再一次向清朝發出了應該將防疫權交到他們手里的呼聲。但是,即使是大量捕殺老鼠,疫情仍沒得到控制。伍連德一直在尋求新的辦法,最后經過總結,他大膽提出這次的鼠疫為“肺鼠疫”,主要通過飛沫傳染。誰知,伍連德的說法一經提出,就受到外國專家的質疑。日本醫生是著名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的學生,法國醫生是有著防控鼠疫經驗的梅斯尼,他們都強烈反對伍連德的大膽設想,對飛沫傳播這一說法更是嗤之以鼻。伍連德視察新城區俄國鐵路醫院考察疫情時發現,這里的醫生護士都未加防護,沒有人戴口罩。當時人們并不了解肺鼠疫這種烈性疫菌的傳播方式為人與人之間經呼吸傳染。他應邀同俄國醫生一道查房,只給他白袍、白帽、膠皮手套,與俄國醫生一樣沒有口罩。伍連德警覺地查看了幾個鼠疫患者,感覺這樣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危險的,就匆忙離開病房。就在幾方爭執不下時,法國醫生梅斯尼染上鼠疫死亡了!而伍連德經過調查得知,梅斯尼正是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接觸了病人而感染上鼠疫的,這讓他更加確定疫情是通過飛沫傳染的。為了檢疫隊伍的自身安全,伍連德還發明了最早的醫用口罩——這種由兩片紗布夾一塊吸水藥棉的口罩,成本僅為當時的2分半錢,作用卻至關重要,沿用至今,稱之為“伍氏口罩”。伍連德調動了大量人力物力,確保口罩源源不斷地供應給市民,并且很快被民眾接受。梅斯尼是第一位在疫區殉難的醫生。梅斯尼之死引起各方震動,喚醒了人們自我防護意識,成為”伍氏口罩”普及的一個契機。他以他寶貴的生命為東三省防疫作出了犧牲和貢獻,這或許是他始料未及的。1911年4月,在奉天/(今沈陽/)召開了有日、英、美、俄、德、法、意、荷、奧、墨和中國11個國家醫學專家參加的萬國鼠疫研究會議,伍連德當選為主席。會上,他系統地介紹了中國這次防治鼠疫的經驗,與會的各國專家交流了各國的研究成果。會后,伍連德被委任為外交部醫官,同時仍保留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職位。因為“在肺鼠疫防治實踐與研究 上的杰出成就以及發現旱獺于其傳播中的作用”,伍連德被提名為193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候選人。由于候選人的保密期為50年,此消息直到2007年才在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上正式披露伍連載德才是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人。由于有了伍連德的先行先試,口罩在衛生防疫中的重要作用被世界衛生界所接受,在其后有史可證的歷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預防和阻斷病菌傳播方面數度扮演重要角色。比如,1918~1919年間,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感染,5000萬人因此喪生,口罩就成普通人群用來抵御病毒的利器,從而挽救了許多鮮活的生命。如今,口罩更成為各類防疫戰場上的必備品,這一切,都應歸功于華人科學家伍連德。在歷史的洪流中,伍連德沒有如浮萍般隨波逐流,而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1915年,在一次抗日集會上,工人張泰沉痛講演,刺腹血書“誓死報國”。他深受感動,親自救治張泰;1925年,哈爾濱市群眾聲援上海“五卅”慘案受難同胞,他參加義演,募集善款;1930年,他呼吁20年,終于收回被帝國主義把持半個世紀的檢疫主權;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拒絕與日本合作,被日軍誣陷為間諜,險些喪命……晚年雖遠居海外,但伍連德一直眷念為之奮斗一生的祖國。他在1959年出版的自傳《鼠疫斗士》一書序言中寫道:“我曾經將我的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那一切在許多人的腦海里記憶猶新,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偉大文明古國,歷經世世代代的興衰榮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榮昌盛。”1960年1月21日,伍連德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逝世,享年81歲。28歲那年,他回到中國,將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祖國,造福了億萬人民。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名字與事跡,在普通的中國民眾中卻鮮為人知。
億歐 郝秋慧 2020-01-29 · 17:10 /[ 億歐導讀 /] 汽車狂人,不狂了。 圖片來自“特定授權” 文丨郝秋慧 編輯丨張嫣 李書福跟二十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不狂了”。 他很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里,那個從田野中來偏執造車的“張狂”李書福不見了,同時不見的還有鋪天蓋地的質疑。2019年,吉利控股交出了一份217萬輛的成績單,在哀鴻遍野的車市中同比增長1.23/%。此時的吉利汽車已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 有人仍用“狂人”的標簽定義李書福。他說了一聲抱歉,可能之前自己聲音吼得比較高,但稱不上狂人。他輕聲嘆了口氣,“‘狂人’是人家笑話我,認為我一定干不成事情。” 這個農村少年后來打造了一支龐大的吉利家族,不乏國際上的“王室貴胄”,譬如沃爾沃與戴姆勒。關于李書福能否做好“族長”的質疑又來了。2019年沃爾沃汽車銷售70.5萬輛,連續6年刷新銷量紀錄;戴姆勒不僅接受吉利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還攜手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開拓旗下smart品牌的疆土。李書福說得少了,曾經的狂言似乎用行動證明便足夠了。 2019年的李書福沒了狂氣,他總穿著幾十塊錢的吉利T恤,還有老朋友倉庫積壓的利民皮鞋,不時與三五好友在老館子聚一聚,聊聊曾經的往事。 01 不懂規矩的門外漢 “當時我做夢都想買一臺海鷗照相機”,五十七歲的李書福咬了一口食餅筒,這是令他大快朵頤的家鄉小吃。 1982年,李書福弄丟了120塊錢的海鷗照相機,又問父親要了80多塊錢買了一臺虎丘照相機,開始了創業生涯。 從走街串巷給人拍照,到生產電冰箱、裝潢材料、摩托車等行業,李書福造車之前的創業經歷豐富多彩,他稱自己創業的產品是與老百姓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相匹配。那時電冰箱廠成為臺州最大的民企,裝潢材料出口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吉利成為中國第一個研究生產摩托車的民營企業。 1997年,順風順水的李書福看上了當時年銷量只有幾十萬臺的中國汽車市場。那時汽車價格高昂,低則七八萬,高則上百萬。自恃農村出身的他無懼無畏,甚至自帶輕狂,進入汽車業后備受爭議,揚言要造兩萬塊錢的汽車。不按規律行事的李書福成了中國汽車界的異類,被業內人士批評不懂規矩。 我行我素的李書福從當時的吉利摩托車內部選了兩個工程師,三人組建了籌備組,將自己購置上百萬的奔馳逐一拆解、研究與模仿,他將吉利第一款量產汽車命名為“豪情”。 1988年8月8日,他選了一個好日子,邀請一大批經銷商見證“豪情”下線,結果沒人接手,經銷商們指著這款除了喇叭不響、其它都響的汽車,紛紛搖頭“賣不出去”。 除了產品質量不過關,李書福更頭疼的是如何拿到汽車生產資質。他四處碰壁,得到的回復是:行業太深,競爭過于激烈,吉利進去一定會失敗,為了不讓你失敗,才不讓你進來。這顯然無法說服癡迷造車的李書福。1999年,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走訪吉利,李書福對其言真意切地吐露心聲:請給我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 這一舉動成了業內的笑談。大多人認為李書福自恃有幾個億便要造車,在百億造車門檻前自不量力,竟還一味爭取失敗的機會。那時李書福“汽車瘋子”的稱號就此傳開。 02 “我不是汽車瘋子” 2001年吉利獲得造車資質后,李書福登上了央視《對話》欄目。 主持人問,有人說你是汽車瘋子,你覺得最瘋狂的地方是什么?李書福眉頭一皺,猶豫了下回復說:“我認為我不是瘋子。” 他認真解釋到,吉利就是要生產出讓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走到了2011年11月10日那一天,終于柳暗花明了。”他的解釋并沒有獲得在場企業家們的理解。柳傳志直言不諱地說:“你只是拿到了一個尋找奶酪的權利,未來能切多少奶酪還不好說。” 李書福千辛萬苦拿到的這張“成績單”,沒想到質疑還是紛至沓來。他便把所有質疑拒之門外,“大家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跟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中國汽車工業是一定要崛起的,不僅要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也要為世界汽車市場服務。” 這席話對當時的中國汽車業而言,無異于大放厥詞。可對拿到生產資質的李書福而言,他握住了打開夢想之門的鑰匙。在2002年《財富人生》的節目上,李書福身體斜靠在椅背上,語速輕快,表情豐富,被問到有沒有失眠和壓力時,李書福搖頭擺手,下巴抬得高高的,“我從來沒有失眠過,也從來沒有壓力。什么叫壓力,我不懂。”那年吉利汽車的銷量增長了近118/%。 勢頭大好的吉利卻沒在2003年完成10萬銷量目標。李書福對吉利集團開展了第一次大型調整,他宣布吉利汽車要完全自主研發,對工廠進行技術升級與改造。吉利穩步上升,直到2006年其銷量已達17.6萬輛。 那一年,再次登上《財富人生》的李書福身體像是嵌進了沙發里,正襟危坐,開場就講:這次跟上次情況不一樣了,我講話要注意一點。他含蓄拘謹,語速緩慢:現在有很多紀律約束著我。被問及原因,他只有一句話:“不一樣了。” 當時一直要造兩萬塊汽車的吉利,被一款最低售價2萬多的奇瑞QQ率先超越了。彼時吉利備受質疑,價低總與低質聯系在一起,還要背負諸多爭議,李書福很苦惱。“吉利有什么資格參加法蘭克福展”是當時爭議之一。 2006年,吉利作為中國首家自主品牌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展,與周遭的知名國際車企相比,吉利無異于鄉下人進城,有人甚至稱其是為了刺激國內銷量做的營銷手段。李書福略有激動地反駁道:“這是我們的戰略。如果企業戰略簡單被別人看清楚了,那我們的戰略就太蒼白了。這個解釋不了。” 03 “牛”式偏執 李書福總會分享小時候放牛的經歷,調侃自己是放牛娃。“牛多好,不吵也不鬧,任勞任怨,吃下的草,擠出來的是奶,奉獻的是辛勤耕耘。”他喜歡牛,也愿意做牛。/ 為了解中國汽車價格戰的困局,李書福再次拿出了自己的牛式偏執。 他將2007年的“寧波宣言”視為吉利的分水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打五大戰役:技術戰、品質戰、 品牌戰、服務戰、道德戰,從“低價戰略”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 戰略轉型。此舉對當時靠價低走量的吉利非常不利。李書福的提議遭到了一致反對。 他再三提交調整方案,偏執的李書福又勝出了。這次調整使得吉利安然度過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同時,金融危機為吉利帶來了變革的機遇。福特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得不變賣旗下資產,為企業減負。福特1999年收購的被譽為殿堂級的沃爾沃汽車成了交易的對象。 李書福早在2000年便有了收購沃爾沃的計劃。 當時吉利是汽車業里的一個門外漢,若想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擁有過硬的實力和受人尊敬的品牌,必須要有一個好老師、好伙伴,并購一個世界級的技術與實力兼備的車企是必由之路。沃爾沃便是這個最好的選擇。 機會終于等到了。 2010年吉利成功并購沃爾沃汽車,這樁曾被看作癡人說夢的蛇吞象并購案已成為世界汽車界的美談。 彼時,李書福讓吉利要成為全球車企業的藍圖似乎真正浮出了水面。2006年參加法蘭克福展備受冷嘲熱諷的吉利也用此行動對外展示了自身戰略。而后吉利并購寶騰、路特斯,入股戴姆勒,收購美國太力飛行汽車等,皆是吉利朝全球化方向拾級而上。 2018年,在《十年十二人》的節目中,李書福接受采訪時一直端坐著,表情略有所思,三句話離不開中國汽車、時代機遇和自己的“牛”式理論。唯有坐在自己提需求設計的沃爾沃S90總裁座駕中,他脫掉鞋子,雙腳放在副駕駛放倒的座位上,談及沃爾沃對吉利的飛躍式幫助,難得放松地抖了抖腿。/ 04 放牛娃的科技“狂”想 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被潑水的李彥宏奪走了所有焦點,也沖淡了當場最重要的事件——與吉利戰略合作。當天,李書福上臺,宣布與百度攜手開創智能出行新生態。 二者打造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動空間,是李書福科技狂想曲中的一部分。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高中還未畢業便創業的李書福是個技術信仰者。 早年,他的創業項目無一不牽涉到技術研發。他從廢舊電器市場收購廢舊零配件,從中分離出金屬銅、金屬銀和金屬金;他研究生產電冰箱配件,技術自己突破不了,就遠赴上海招聘專家進行研發與試制;他自行設計和生產鎂鋁曲板等裝潢材料;他數千萬收購一家國有郵政摩托車廠,研制四沖程踏板式發動機……李書福常說的一句話是:有思路就有出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你努力,天是阻擋不了你發展的,何況有這么好的時代機遇。 哪怕在汽車領域,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技術理念,加大研發。據吉利官方透露,十年間已投入千億研發費用。如今吉利控股的研發人員已超過了2萬人,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分別位于杭州、寧波、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德國法蘭克福。 早年,有人曾調侃李書福,如果從照相機到汽車都能自己造的話,是不是可以造航天飛船了?沒想到李書福正色道:“假如權限放開,宇宙飛船也好,航天飛機也好,它真可不像你們所想象的那么復雜。” 身邊同事稱五年后要做的事情,李書福現在都已經想到了。在多個場合里,他堅定地表示:汽車一定會電動化、智能化,一定會成為智能空間移動終端,幫助主人解決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自由飛行在江河山川。他正試圖將想象變為現實,飛行汽車、衛星研發、高速飛行列車、智能生態系統、車家互聯網等都在李書福“天地一體化”的規劃之內。 他甚至隔空對馬斯克惺惺相惜。2018年被問及特斯拉模式能否走通時,李書福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肯定可以。在他看來,特斯拉不是一家造車公司,而是一家線上線下智慧結合的生態企業,“外面的人看到的汽車的表面,本質是移動出行的智慧生態。”這也是吉利當下轉型的重要方向。 05 大樟樹與小樹苗 李書福上小學三年級時,聽不懂老師講的拼音,便不想上學了。可他因為怕農田里的螞蟥,又不得不去上學。高中便創業的李書福在多年后還是選擇了讀大學。 發展至今,李書福始終將人才放在吉利發展的核心地位。 1997年,李書福便開始籌辦學校,為吉利汽車培養專職人才,先后出資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浙江豪情汽車工業學校、浙江吉利技師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8所院校。據吉利官方透露,其設立了超2億元教育扶貧資金,超過1萬人次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已為社會培養15萬人才。他坦言教育是他心底最柔軟的情懷。 李書福習慣用“大樟樹與小樹苗”來比喻吉利的人才觀。即一邊找人才和一邊培養人才,從世界各國找一些專家和能人,他們就像是大樟樹,同時不放松內部培養人才,他們就像是小樹苗,“因為經過歷練和成長,小樹苗也能變成大樹,這樣的人才生態方可欣欣向榮。” 如今吉利已是一艘千億市值的巨艦,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有人曾問李書福,是如何在這些多年的質疑中堅持下去的。他扳起手指朗朗上口:堅定一個信念,認準一個方向,凝聚一股力量,提煉一種精神,完成一個使命。我們要讓吉利汽車走遍世界,要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 李書福不再是那個“不知壓力為何物”的張揚民營企業主,也會寫寫詩舒緩下心中壓力。吉利的發展歷程正如李書福那首詩——《人在旅途》:誰能知道前方有多少條路,希望就在不遠處,擦干淚,堅持住,該走的路我清楚。 吉利之路,莫過于李書福最為清楚。 編輯:張嫣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美國商業週刊桃園哪裡訂國際書展台時亞洲桃園哪裡訂國際書展Business Traveller台南哪裡訂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訂購優惠
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台中哪裡訂 國際書展商業周刊優惠訂閱價格 遠見雜誌週年慶訂閱價超殺!time+科學人優惠,再送五大好禮! VOGUE苗栗哪裡訂 社會人文雜誌哪裡訂便宜 多益英文閱讀,可以只看亞洲週刊嗎?英文實力不知不覺就大增? 社會人文雜誌訂購優惠 國家地理雜誌台北哪裡訂 富比士雜誌訂閱免費住五星級飯店?電影全民公敵真實版CIA爆料? 科普雜誌訂購優惠 2020年TIME時代雜誌苗栗哪裡訂 想學好英語口語,要讀亞洲週刊嗎?學英文必讀的英文雜誌嗎?